大理市
登录/注册
教师 学生 课件 资讯
热线:400-608-0573
长按上图二维码添加本地客服微信

 文章内容
废掉一个孩子,只需要这五个字就够了


每个孩子生下来,都是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的人,为什么后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呢?
 
其实,80%的父母都是在“要求”孩子,却没有去“发现”孩子。
 
有些孩子的行为背后藏着巨大的“语言”,父母却没有发现。
 
优秀的孩子是有迹可循的,“差”的孩子也是有原因的。
 
重要的是父母要有一双能“发现”孩子的眼睛。
 
尤其是孩子身上的这5个字,如果父母发现不了,很容易将孩子养废。
 
 
80%差劲的孩子,都很“懒”
 
在抖音上看到一条新闻。
 
一个妈妈每天陪孩子写作业,陪到12点,已经快精神崩溃了。
 
妈妈说:
 
她不是不会,而是喜欢磨蹭,一说她还和我吵。
 
真的压力好大,快崩溃了。
 
 
 
这条新闻下方的评论,道尽了许多妈妈辛酸:
 
似乎,一到学习上就变得特别困难。
 
这样的孩子,用一个字概括:懒。
 
· 态度上的“懒”:
 
写作业拖拖拉拉、学习时候不情不愿。
 
在学习上有一种“敷衍的劲”,在父母和老师面前表现得很努力,大脑可能想的是“打游戏、看电视”。
 
· 思维上的“懒”:
 
一有问题特别喜欢问父母,而不愿意去思考。
 
一旦考试没考好时,总是找借口说“我很笨”。
 
就是孩子这种习惯“摸鱼”的态度,慢慢拖垮他的学习能力。
 
其实,“懒”孩子的诱因是:没有冲劲。
 
斯宾塞有句名言:“孩子在快乐的时候,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。”
 
尤其是父母总是催、安排、盯,让孩子感到压抑,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。
 
教育,要学会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,这样他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。
 
建议父母:
 
把孩子学习和玩的时间规划好,该玩时就不要学习,该学的时候就专注,不用把时间都投到学习里;
 
做得好欣赏、做不好鼓励,让孩子找到价值,他才会动力更足。
 
 
恶习上“瘾”,内驱力会越来越低
 
有一个女孩刚上初三,因为玩手机无心学习,父亲对她又吼又骂,甚至将手机都砸了,却也不起任何的作用。
 
父亲无力地说:
 
“她就是要手机不要爹”,“我想控制,但管不了”。“手机瘾”已经成了孩子戒不掉的恶习。
 
这些“瘾”不仅让孩子沉迷于其中,它的伤害也是我们想象不到的。
 
德国儿童心理学家皮特·温特斯坦及罗伯特·J·琼维斯曾经做过一项实验。
 
他让几组5岁儿童画人物。
 
第一组是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孩子画的。
 
 
 
第二组是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。
 
 
 
第三组是看电视时间和内容都不受限制的孩子画的。
 
 
 
对比中可以看出:沉迷电视的孩子,想象力、创造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 
然而网瘾给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。
 
韩国神经放射学教授,曾经对两组人群的大脑进行了对比:
 
一组是对手机及网络上瘾的人;
 
另一组则是没有对手机及网络上瘾。
 
结果显示:
 
“当边缘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时,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、抑郁或成瘾。”
 
然而,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对手机成瘾的。
 
有心理学家说:
 
孩子爱玩游戏并不是天生爱玩,而是因为现实中的成就感太少了,才会选择沉浸在游戏中逃避。
 
孩子沉迷的不是网络,而是虚拟世界里的满足。
 
这样的孩子,一定是经历过父母的忽视与否定的,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价值。
 
有教育家说过:
 
10岁之前,相对于玩手机,孩子们更喜欢的是父母的陪伴;10岁后,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与信任。
 
陪伴:让孩子找到安全感;
 
肯定:让孩子找到价值。
 
用情感填满孩子的内心和无聊的时光后,他就不再需要精神食粮了。
 
当然,要杜绝孩子成“瘾”,要严格控制他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,该管的时候,绝对不要“惯”。
 
 
耐心太“短”,很难做成一件事
 
如今的孩子,有一个共同点:没有耐心。
 
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都变化无常的。
 
明明想学钢琴,刚开始积极性挺高的,可时间长了,他总会因为各种困难就想着要放弃。
 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耐心这么“短”?
 
这就要提到一个词叫“内驱力不足”。
 
有心理学家曾指出,每个孩子的内驱力都有四个条件:
 
自主感:我要选择我喜欢的事。
 
多巴胺:这件事能让我兴奋。
 
胜任感:我能做好这件事。
 
联结感:我能得到信任和支持。
 
 
 
这样的条件,少了一种也不行。
 
当孩子无法长期坚持一件事时,父母应该思考“这四种心理营养我给他了吗?”
 
想必并非如此。
 
很多父母在教育中总是打击与否定,鼓励与信任给得不够,让他找不到成就感。
 
尹建莉说:
 
“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,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,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。
 
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、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。”
 
控制会让人懈怠,给孩子内在的持续的动力才能激发他的主动性,从而更好地坚持下去。
 
在一期《少年说》里,初一女孩儿赵航希在学习排球期间,曾经因困难而选择放弃。
 
妈妈鼓励她试着坚持,一直不断地给她信心。
 
她带着这样的信念,积极地投身训练,在不断地进步中,也拥有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 
她说:
 
“妈妈,我要感谢您,是您让我爱上了排球,教会了我坚持和努力这两种精神。”
 
 
 
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做一件事的快乐,才能让他有长久坚持的信念。
 
 
喜欢用自我满足,“麻”痹内心
 
后台有位妈妈问:我家孩子今年初二,从上学期开始,好像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再也没有之前那种主动的劲头。
 
想支持他发展一两个爱好吧,他却说“没意思不想学”。
 
用尽了办法,无论是打骂还是奖励,他仍旧一副不痛不痒的样子。
 
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“橡皮人效应”:
 
指的是人逐渐麻木,他们对待生活懒散,没有求知欲,也没有好奇心,任何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表扬都无法触动他们分毫。
 
考试没考好,他会说“还有比我更差的”;
 
学校举行比赛,恨不得把自己缩在无人的角落;
 
问他有没有的礼物,他也说“无所谓”……
 
当孩子心理上出现了“橡皮人效应”,就会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感觉,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无动于衷,失去了荣辱感。
 
很多父母不理解:明明生活在蜜罐之中,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 
其实,让孩子变得麻木的,往往是父母。
 
作为父母,有可能你是这样的:
 
 
 
对孩子的要求很高;
 
对孩子过于强势;
 
父母过度的功利心,想通过孩子来获得自我成就感。当孩子生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,很容易因为自我价值感的缺乏而陷入“无欲无求”的恶性循环里。
 
《小王子》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的:
 
“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,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,不要发号施令,也不要分配任务,而是去激发他们去海洋的渴望。”
 
孩子更希望得到的是:父母的关注、支持和接纳,而不是无止境地提要求。
 
如果父母能做到:
 
不那么期待孩子,让他找到自己的目标;
 
多鼓励孩子,帮他找到价值;
 
多信任孩子,激发他的动力;
 
我相信孩子会慢慢发展出蓬勃的内驱力。
 
 
输不起的孩子,永远都在“怕”父母
 
知乎上有一网友说:
 
女儿5岁,最大的特点就是输不起。
 
芭蕾舞跳的不如领舞好,回家就闹脾气;单词背的没同学多,回家闹脾气;
 
甚至自己买个新玩具不会拆,都自己跟自己较劲,在那急得团团转……
 
她问: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好强,又这么脆弱?
 
 
 
其实,面对怕输的孩子,我们要考虑的不是他为什么怕输,而是输的背后“怕”的是什么。
 
教育家王仁平说了这样一句话:
 
孩子惧怕的,其实不是失败本身,而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!
 
这种社会隔离就是“父母的爱”。
 
当父母强调:
 
你要考100分;
 
你的成绩不能比他差:
 
这次比赛一定要拿第一……
 
于是,它刻在孩子脑海里的就是:我一定要赢,否则我就是不好的。
 
在网上看到了这么一句话:
 
我们给孩子的爱设定了太多条件,孩子总是生活在担心被遗弃的恐惧中,他们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的“胜利”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。
 
孩子真正害怕的,不是“我会输”,而是“不被爱”。
 
越是被要求赢的孩子,心理优越感太强,抗挫力差,
 
一时失利就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 
因此,我们千万别把孩子养得“怕输”。
 
著名球星林书豪说过一句让人感触很深:
 
“我最感谢父母的是,他们与我谈论篮球时谈的不是输赢,不是我得了多少分,而是讨论我的打球习惯、态度、举止礼仪等等,他们教得非常好。”
 
他分享过一个细节:
 
他在赛场上得了很高分,但是情绪控制得不好,脾气很差,赛后他的爸爸妈妈不是恭喜他得了多少分,而是与他谈论情绪问题。
 
理性对待输赢,是孩子走好人生之路的最大底气。
 
 
 
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
 
孩子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,就像水滴可以照耀太阳一样,孩子的各种行为都打上了父母的烙印。
 
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在镜映着父母的教育。
 
如果你的教育没有激励、唤醒、鼓舞,那么就容易是失败的。
 
人生是一场修行,家长要先修补自己:
 
孩子动力不足,可能你的干预太多;
 
孩子手机成瘾,就给他多一点关爱……

©2024| 关于我们| 课件下载| 联系方式
赣ICP备17010457号